
科学家开发3D打印凝胶微型机器人可向癌细胞精准送药
直接向癌症靶位输送药物,显然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过不了多久,这项工作就可以交给微型3D打印机器人来完成。近日发表于《ACS Nano》上的一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一款由 3D打印水凝胶制成、基于磁铁驱动、且仅会在遇到肿瘤附近酸性环境时才会释放药物载荷的微型机器人。

研究人员发现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最高、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同时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前列腺癌年新发病例已达到7.2万例,发病率10.23/10万高于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6.47/10万。

研究人员构建纳米调节器实现肿瘤协同治疗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陈鑫教授团队与空军军医大学金岩教授、刘世宇副教授团队以偶联血红蛋白(Hb)和亚铁离子(Fe2+)的聚多巴胺(PDA)为核,葡萄糖氧化酶(GOD)为壳,叶酸(FA)修饰的聚乙二醇(PEG)为冠,开发了一种肿瘤微环境纳米调节器。

基于重编程外泌体的智能递送和个体化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实现化疗药物可控释放,研究人员在肿瘤精准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病灶程度实现个性化治疗的可控化疗仍然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陈鑫教授课题组与药学院张彦民教授课题组制备了一种多重响应的可注射纳米复合水凝胶用于实现化疗药物的可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