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电池材料

最前沿
回收光伏废料创新:中国科研团队开创新型电池材料循环经济模式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回收光伏废料的低成本微型硅阳极,这是他们在新颖电解质设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于7月16日发表在《自然可持续性》上,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储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可持续、低成本且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解决方案。

最前沿
材料科学突破:人工智能助力,我们能找到完美的电池材料吗?

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研究和发现变得越来越重要。材料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的核心就是设计和发现新材料,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其中,净零排放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新材料的研究和发现则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

最前沿
蟹壳可用于制造新的电池材料

品尝过新鲜蟹腿的人都知道,蟹壳到底有多么坚硬。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研究人员不是简单地把它们扔掉,而是将这些壳“升级”成具有广泛用途的多孔、碳填充材料。他们在最新一期《ACS Omega》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利用这种“蟹碳”制造了钠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这将是锂电子化学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对手。

最前沿
研究人员在高容量可充电锂/氯电池中使用石墨正极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台湾的同事一起,使用最初低表面积/孔隙率的石墨 (DGr) 材料作为 Li/Cl 2电池的正极,在 1000 °C 的 CO 2 中活化后获得高电池性能( DGr_ac),首次放电容量~1910 mAh g –1,循环容量高达1200 mAh g –1。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最前沿
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制造有前途的电池材料

过去十年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突飞猛进,性能不断提高。但相关研究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即更快的充电速度。该问题一旦解决,将大大加快电动汽车的采用。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制造有前途的电池材料

新材料 最前沿
MIT团队找到低成本新型“半固态”液流电池材料

为了构建一套可负担得起的电网储能解决方案,液流电池装置也于近年再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而本文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种独特电极。具体说来是,该校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类似于软冰淇淋的新型电极材料,认为可将之集成到“半固态”电池中,从而以更廉价的方式来存储可再生能源。该研究发表在Joule杂志上。

新材料 最前沿
POSTECH新研究:6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电达90%

在Telsa的带动下,电动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与使用内燃机的传统汽车不同,电动汽车完全由锂离子电池驱动,因此电池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整体性能。然而,充电时间慢、动力弱仍是需要克服的障碍。鉴于此,POSTECH研究团队近日开发出一种充电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的电动汽车电池材料。

新材料 最前沿
科学家新研究:让电池续航能力提升3倍

根据本周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未来电池可能拥有两倍,甚至于三倍于当前标准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容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续航时间可以达到数日。更为重要的是,并不会牺牲电池的使用寿命,体积而且会进一步缩小。

新材料 最前沿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计算电化学”设计电池材料领域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聚焦“计算电化学”设计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形成计算局域结构(表/界面结构、配位结构)电荷转移能力表征电化学活性的特色方向,结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设计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材料。近日,该科研团队在“计算电化学”设计锂氧气电池正极材料和金属有机电极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