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是目前电化学储能设备中较受关注的关键技术之一。富氟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对锌金属阳极的性能至关重要,其不仅提供亲锌沉积位点,还阻止了锌阳极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减少析氢副反应。目前已有多种策略通过构建富氟SEI层来改善锌阳极较差的电化学可逆性。然而,一个基本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由于含氟组分的溶解,富氟SEI在水性电解质中本质上是不稳定的。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备受关注的关键技术之一,水系电解液避免了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问题。然而,锌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其性能短板,开发高能量密度锌离子电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目前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以溶解-沉积型为主的碘正极材料容量大、电压平台高、原料储量丰富,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制造。然而,碘正极的低电导率和严重的穿梭效应严重制约了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基于插层型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步辐射谱学表征,提出了插层剂诱导轨道占据的概念,开发出具有快速充电性能的铵根插层五氧化二钒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研究员胡林华团队和石家庄学院教授季登辉合作,开发出一种机械性能优异、离子电导率高和具有宽操作温区(-20—60℃)的功能性水凝胶电解质,并研究了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性能。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未来高安全的储能和车用动力电池。微酸性水系以MnO2为正极的锌二次电池(Zn-MnO2)有着良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元素丰度和不错的环境相容性,使其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下一代电池的候选之一,但由于其电池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其储能机制在当今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