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正在建设一个大型聚变激光综合设施,其规模可能超过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这一进展令全世界震惊。这座位于中国绵阳的新设施引发了人们对其双重用途潜力的担忧——它的目的是提供清洁能源,还是也标志着核武器技术的进步?美国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可能对能源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的项目。
近期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正在建设一个大型聚变激光综合设施,其规模可能超过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NIF),这一进展令全世界震惊。这座位于中国绵阳的新设施引发了人们对其双重用途潜力的担忧——它的目的是提供清洁能源,还是也标志着核武器技术的进步?美国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可能对能源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的项目。
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院(Kurchatov Institute)近日表示,T-15MD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稳定等离子体。该装置2021年5月物理启动,现正在稳定运行。
世界迫切需要清洁能源。一家开发核聚变能源的新兴技术公司在一个新设施上破土动工,该设施将成为新型电源测试和研究的关键中心,希望朝着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核聚变电厂迈出世界历史性的第一步,这可能会改变现代世界能源的本质。
英国原子能机构(UKAEA)在5月的一份报告中解释说,在牛津郡Culham的Mast(Mega Amp Spherical Tokamak)升级核聚变实验上进行的世界首次测试,可能清除了商业聚变能源的最大障碍之一。测试表明,该系统大大减少了托卡马克内部的热量,这是实现可行的核聚变的关键一步。
美国科学家透露,该国的第一个计划是在2040年之前开设一个核聚变电厂。据报道,尽管实际上可以在2030年建成美国核聚变电站,但设定了时间表,以便美国科学家可以在设计自己的原型之前向 欧洲ITER和中国EAST等大型项目学习。
美国ASME和ANS简报(Smart Brief)16日同时报道西欧科技网站(Silicon Republic (Ireland))13日的文章说,“西班牙的聚变反应堆生产电能”。这家公司即Advanced Ignition SL,聚变堆指它的“脉冲加速-4#”(Pulsotron-4)堆,属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硼靶,P+11B-α反应的“清洁聚变”。
未来核聚变反应堆内部将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恶劣的环境之一。有什么足以保护聚变反应堆内部不受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通量的作用?钨同位素有助于研究核聚变设备内部腐蚀情况以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