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斯特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能够从水中去除尿素,并有可能将尿素转化为氢气。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尿素是一种低成本的氮肥,也是人类代谢的自然产物。尿素丰富的农业径流和城市废水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有害藻华和缺氧死亡区,对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022年,世界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步恢复,各主要经济体对于材料的需求进一步释放。随着半导体、5G通信、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氢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强国加紧布局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推动新材料技术与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加速前沿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光。这种新材料由超小硅纳米粒子和有机分子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机和无机成分之间移动电子,可用于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更精确的医学成像和更好的夜视镜。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新材料产业高峰论坛——第三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科创中国”新材料专家、技术、需求推介会”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六所瑞典大学联合开展了一项专注于功能材料的重大计划,Knut 和 Alice Wallenberg 基金会提供了约 2.5 亿欧元(27 亿瑞典克朗)的资金。

为了寻求能够提供更大功率和更安全运行的电池,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用固体材料代替当今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液体。现在,布朗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新材料,该材料来自一种不太可能的来源:树木。

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AI系统发现新材料,而无需科学家的反复试验。AI系统可以帮助减少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花费的反复试验时间,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

新材料是支撑现代制造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不赶上就出局”的巨大挑战。我国新材料发展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为什么说“赶不上就出局”?

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行业合作伙伴Sentient Science携手,通过开发人工智能,大大简化了基于计算机的建模框架下的新材料的发现和设计过程。

随着芯片越来越小,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芯片的进一步小型化遇到越来越多的技术局限。长期以来,在电子领域,一些重要的东西被忽视了。如果想把电子元件越做越小也需要合适的绝缘体材料。

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INL)的科学家们宣布,经过12年的努力和能源部1500万美元的投资,终于批准了一种新型高温金属材料。617合金是“镍、铬、钴和钼的结合体”,在1700华氏度以上的温度下具有耐受性和强度。科学家表示,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现有的高温核设施,以及像熔盐反应堆这样的尖端应用。

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智能追踪无人机不再是空谈— 香港大学(港大)参与研发的自动追踪无人机系统,能在夜间利用激光、扫描寻找化石、矿物和生物等目标物。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在两位富有想象力的物理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液晶相100多年后,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科学家们成功制造出了这种液晶相,并被它的行为所 “震惊”。事实证明,这种新的“铁电线粒体 ”相对电场有很高的反应性,通过提高对其独特行为的理解,这项新研究或能为新材料领域打开新大门。

物体表面的疏水性涂层,有助于保持医疗器械保持无菌状态、帮助飞机机翼除冰、以及维持太阳能电池板的清洁。得益于纳米结构,这些涂层能够让水滴高效滑落,从而避免污垢、病菌或其它污染物的积聚。然而当前普通纳米涂层的一大缺陷,就是耐刮擦性能不佳。好消息是,芬兰阿尔托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防水装甲。

尽管目前有许多正在进行中的诱人研究,但我们距离可拉伸电子显示屏的投产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好消息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发光和实现自我修复的新型可拉伸材料,它就是 HELIOS 。其采用氟弹性体 + 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混合物”制作而成,质感上很像是透明弹性橡胶板。

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以可持续方式解决全球能源需求的有前途的解决方案。然而,来自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采用已经滞后,部分原因是它们难以储存和运输。美国特拉华大学能源创新催化中心(CCEI)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用于表征复杂材料的特性,该方法可能最终有助于储存能量,克服当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