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固态锂电池

最前沿
中国团队开发均质化正极材料实现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

采用不可燃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可以满足对高安全性储能系统日益增长的需求。全固态锂电池通常采用包含了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子和导离子助剂的复合电极。不同组分之间在化学、电化学和力学等性能上难以完美匹配从而诱发多种界面问题,严重恶化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找论文
中国团队在高电压固态锂电池研究获系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高电压固态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先进能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和《化学学会评论》等期刊上。

最前沿
科学家揭示了影响下一代快速充电固态电池的障碍

采用固态电解质的新型锂金属电池重量轻、易燃、能量大、充电速度快,但由于莫名其妙的短路和故障,开发进展缓慢。现在,斯坦福大学和 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团。它归结为压力——更准确地说是机械压力——尤其是在强力充电期间。

最前沿
科学家发现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新电解质

新型电池材料为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希望。在寻找完美电池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有两个主要目标:创造一种大容量且安全使用的设备。许多电池含有液体电解质,它们可能是易燃的。因此,固态锂离子电池对科学家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固态电解质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不会着火,并且可以有效地放置在电池中。

最前沿
清华团队在固态锂电池界面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合金负极是全固态锂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而锂铟负极凭借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电势,是实验室中最常使用的合金负极之一,尤其在硫化物电解质的测试中。虽然锂铟负极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电池都是在低负载(<1mAh cm-2)和小电流(<0.5mA cm-2)下运行的,在高负载和大电流下锂铟负极是否依然稳定,目前尚无研究可以阐明,而这对固态电池的基础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最前沿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持久稳定的固态锂电池

全世界化学电池研究人员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改进用于电动汽车和其他电子设备的电池。大多数现代电动汽车依靠锂离子电池,但由于其费用、重量和充电时间,它们并不理想。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用固态锂金属电池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

最前沿
中国科研团队在复合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唐伟教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郑光远助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缪奶华副教授合作,联合报道了一种3Li2P⸱2P2S5-LiTFSI-PVDF复合固态电解质(SLCSE)。该复合固态电解质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原位生成一种含Li2S修饰的界面层。实验结果显示该界面层能够减缓复合固态电解质中PVDF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