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水且透明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制成
由韩国科学技术院电气工程学院和国家纳米制造中心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使用MXene纳米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防水且透明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材料即使暴露在水中也能发光和透光,有望应用于汽车、时尚和功能性服装等领域。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ACS Nano》杂志。
由韩国科学技术院电气工程学院和国家纳米制造中心科学家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使用MXene纳米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防水且透明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材料即使暴露在水中也能发光和透光,有望应用于汽车、时尚和功能性服装等领域。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ACS Nano》杂志。
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教授王建浦团队在环境友好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基于科学方法构筑的锡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8.3%,创下目前锡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最高效率纪录。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近日,中国科大姚宏斌教授课题组联合张群教授、林岳教授和张国桢副研究员研究团队提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亚稳相结晶策略,有效消除了混合卤素钙钛矿CsPbI3-xBrx晶粒内部的面缺陷,从而制备了高效的纯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蓝光材料及其发光二极管在照明和显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钙钛矿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载流子迁移率高、可全光谱调谐等优势而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材料。近红外、红光和绿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已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