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之间的重要联系。这项研究由犹他大学亨茨曼癌症研究所、斯宾塞·福克斯·埃克尔斯医学院以及波士顿大学乔巴尼安和阿维迪西安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近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揭示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之间的重要联系。这项研究由犹他大学亨茨曼癌症研究所、斯宾塞·福克斯·埃克尔斯医学院以及波士顿大学乔巴尼安和阿维迪西安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卵巢癌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2/3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82%晚期患者治疗后会出现肿瘤复发。“生命不息,化疗不止”,曾经是复发卵巢癌患者躲不过的循环,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一生中排卵时间较长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较高,这表明抑制排卵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的一项新的国际研究提供了关于口服避孕药、怀孕和母乳喂养如何影响卵巢癌风险的新线索,而不仅仅是抑制排卵,以及这种联系如何在不同的卵巢癌亚型之间发生变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在由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和皇家马斯登国民保健制度信托基金会领导的一期试验中,科学家们在25名低度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测试了名为VS-6766和德法替尼的药物。结果表明,这一新型靶向药物组合缩小了一半患者的肿瘤。研究人员称,这一疗法有望挽救许多患者生命。
卵巢癌是一种易被忽视、病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虽然其发病率并不高,但发病部位隐匿、症状不典型,80%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且70%晚期卵巢癌患者会在2-3年内复发。因此,许多罹患卵巢癌的病人长期处于肿瘤复发和治疗的过程中,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是选择手术治疗还是化疗?目前,我国卵巢癌诊疗并未规范化,针对复发卵巢癌也并没有普遍接受的标准诊疗模式,这些都长期困扰着医生和患者。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主任吴小华教授领衔的一项国家1类新药NORA研究成果“尼拉帕利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的个体化起始剂量研究: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权威医学期刊《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
日前,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小华团队在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上,分享了一项关于复发性卵巢癌PARP抑制剂治疗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