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3年)研判了区块链总体演进趋势,分析了技术、应用、产业、监管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区块链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和组成要素,分析四条路径发展趋势以及部署模式,赋能大规模应用场景,为我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发展路径提供建议。
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3年)研判了区块链总体演进趋势,分析了技术、应用、产业、监管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区块链基础设施概念内涵和组成要素,分析四条路径发展趋势以及部署模式,赋能大规模应用场景,为我国区块链基础设施发展路径提供建议。
白皮书在之前基础上,重点融入了“2023年区块链生态及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相关结果分析,并系统梳理了2023年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热点,以及产业生态发展新动态,特别是在全球Web3.0快速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的背景下,展望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新趋势。
为更好的服务星火生态合作伙伴,加速“星火・链网”生态的开放进程,“星火・链网”开放了主链测试网接入,并开发了测试网节点 Quicknode 的节点镜像程序。
过去一年里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动荡不安并没有阻止用户和企业关注这个产业。根据web3平台CasperLabs和Zogby Analytics的新调查显示,谈到区块链采用,企业扮演着非常积极的角色。
中国信通院从2018年起连续五年组织编写《区块链白皮书》。2022年的白皮书在之前版本基础上,梳理一年来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新动态,阐述以区块链为核心的信任科技体系建设新进展,展望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机遇。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2年)》。在去年首次编写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1年)》基础上,今年的报告跟踪研究了全球区块链基础设施实践的最新进展,重点对“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区块链基础设施路径发展态势”“区块链基础设施创新技术方向”“区块链基础设施应用实践”做分析和阐述。
“碳达峰碳中和”,可简称“双碳”,是党和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已经连续两年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体现大国担当、协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更是为国家民族利益的长远考虑。而区块链作为新型信息处理技术,在信任建立、价值表示和信任传递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目前已经在跨行业协作、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现出其价值和生命力。
据NIST网站2022年4月20日刊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8419号内部报告《支持制造供应链可追溯性的区块链及相关技术:需求和行业观点》。
区块链是技术整合创新、金融创新、组织方式创新、产业应用创新的多维度创新,以服务实体经济、政务民生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为落脚点,以期实现整个地区和产业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服务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1年“十四五”任务开启之年,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之年,区块链作为一种数字技术,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日益数字化的经济和社会中,数据交易的安全性和问责制是在数字世界中建立信任和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关键要素。在这方面,区块链技术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有可能彻底改变从金融到制药行业、从政府公共服务到人道主义工作和发展援助的流程。
通过投资项目和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全球银行业巨头纷纷下场,对新兴的加密和区块链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区块链市场情报机构 Blockdata 的研究,按管理资产 (AUM) 排名前 100 的银行中有 55 家以某种形式接触过这项新技术。据报道,这种参与跨越了银行本身或通过其子公司对加密和去中心化分类账技术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投资。
据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网站消息,该校一名巴基斯坦籍研究院毕业生Qazawat Zirak开发出用于无人机群个体间信息交互的新算法,该算法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可有效防止无人机遭入侵或第三方传递虚假数据。
俄罗斯“5-100计划”项目的专家向卫星通讯社表示,中国在区块链技术领域逐渐占据世界主导地位。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通信学会编制的《2020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数为4435件,约占全球一半。
有美国大V爆料,美国邮政于2020年2月7日申请了一项“安全投票系统”的专利,该系统使用了区块链访问层。恰好近日美国邮政局成疫情期大选风暴眼。今年的新冠疫情恐致多达半数美国选民以邮寄投票形式参与11月的总统选举,这让提供相关服务的美国邮政局日益受到民主、共和两党关注,邮政局为削减成本所作改革成为近日争议焦点。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出、落地应用、形成产业链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在“区块链”进入大众视野之前,复旦大学的科研人员就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产业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