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人工智能拓展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应用潜力
5月15日消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TomoTwin,实现在低温电子断层扫描中精确识别、选择蛋白质,取代繁琐的手工选择。

新软件精准快速识别和定位蛋白质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一种提供细胞环境和封闭生物分子的详细三维(3D)图像的强大技术。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生理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软件TomoTwin,可在拥挤的细胞中挑选蛋白质。基于深度度量学习的这款新开源工具,使科学家能以高精度和高通量定位几种蛋白质,而无需每次手动创建或重新训练网络。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方法》杂志上。

冷冻电镜原位成像技术算法取得重要突破
冷冻电镜原位成像技术算法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双聘教授毕国强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cryoET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IsoNet,有效解决了cryoET成像中的缺失锥效应和低信噪比问题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冷冻电镜支持膜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当前冷冻电镜样品制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由于气液界面导致的样品变性、解聚和取向优势问题,该研究报道了一种用基于真菌疏水蛋白HFBI薄膜的新型冷冻电镜支持膜技术,为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深圳先进院等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研究员袁曙光课题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学研究所合作,利用真实细胞膜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血清素受体5-HT3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三维精细结构,并通过生物计算系统阐述其信号转导的分子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