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最近在高温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最近在高温超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2024年7月17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
研究亮点
- 高压光学浮区技术:
该团队利用这一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的高质量单晶样品。 - 超导性证据:
研究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 (bulk superconductivity),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表明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
超导体的应用与挑战
超导体的定义和应用:
超导体是一种在特定转变温度之下电阻为零且呈现完全抗磁性的材料。它们广泛应用于:
- 电力传输和储能
- 医学成像
- 磁悬浮列车
- 量子计算
由于这些应用,超导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价值。
研究挑战:
尽管全球科学家多年来对高温超导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其形成机理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尤其是如何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也就是所谓的“室温超导”,是目前最受关注的领域。
未来研究
赵俊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聚焦高温超导领域的重大问题,探究不同体系高温超导体的内在联系和机理,以理解和发现更高性能的高温超导体。尽管去年美国和韩国团队的室温超导研究结果被证明未能实现目标,但这一领域的探索仍在继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突破性的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高温超导现象的理解,也为未来更高效、更经济的应用技术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