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研究团队成功开发能够感知短波红外线的硅光传感器
韩国研究组成功以低廉的硅材料制成无人驾驶汽车用”雷达传感器”。这将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大众化和确保价格竞争力做出贡献。
韩国研究财团(理事长卢贞惠(音))30日表示,延世大学教授安钟铉(音)和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李在东(音)教授共同研究组成功将无人驾驶汽车用”LAIDA”传感器以低廉的硅材料制成。

雷达传感器是一种利用不伤害人眼的短波红外线感知汽车周边障碍物的装置,是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眼睛”的核心技术。由于可见光领域的短波长光可能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目前很难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因此使用短波红外线最为适宜。
虽然开发了利用铟镓(InGaAs)化合物半导体的雷达传感器,但是制作费用相对较高。由于硅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存储器半导体等,且易大量生产低成本半导体,因此正在进行开发硅半导体基础的雷达传感器的研究。
研究组将坚硬的硅片制成薄膜状,这种硅片即使在高压下也不会破碎的同时成功改造了电子结构。
安钟铉(音)教授表示”我们成功开发了世界上首个能够感知短波红外线的硅光传感器”,”这将为自主驾驶汽车的大众化做出贡献”。 [中韩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