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找到一种将固态锂离子电池用陶瓷材料韧性加倍的方法
人们对用陶瓷材料取代当前电池中的液体电解质有巨大的兴趣,因为它们更安全,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到目前为止,对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其化学特性上。
布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使用于制造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陶瓷材料的韧性增加一倍。该方法在《Matter》杂志上描述,这项工作重点放在机械性能上,希望能使电池更安全、更实用,以便广泛使用。可能有助于将固态电池推向大众市场。
电解液是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屏障,锂离子在充电或放电时流经这里。液态电解质的工作效果相当好,目前使用的大多数电池中都有它们的身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电流情况下,电解质内部会形成细小的锂金属细丝,从而导致电池短路。由于液态电解质也是高度易燃的,短路可能导致火灾。
固态陶瓷电解质不易燃,而且有证据表明,它们可以防止锂丝的形成,从而使电池能在更高的电流下工作。然而,陶瓷是高度脆性材料,在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断裂。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想看看在陶瓷中注入石墨烯(一种超强的碳基纳米材料)是否可以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同时又能保持电解质功能所需的电子特性。
该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使用纳米材料增韧陶瓷,以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对于这项工作,研究人员制造了小片的氧化石墨烯,将其与称为LATP的陶瓷粉末混合,然后加热该混合物以形成陶瓷-石墨烯复合材料。
与单独的陶瓷相比,复合材料的机械测试表明其韧性提高了两倍以上。
实验还表明,石墨烯并没有干扰材料的电性能。关键是确保将适量的石墨烯添加到陶瓷中。石墨烯过少将无法达到增韧效果。太多会导致该材料变成导电的,这在电解质中是不需要的。

该发现可能是迈向制造对大众市场足够坚韧的固体电解质的重要一步。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为制造更安全的固态电解质提供一条道路,使其具有可用于日常应用的机械性能。该小组计划继续努力改进该材料,尝试石墨烯以外的纳米材料和不同类型的陶瓷电解质。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制造的最坚韧固态电解质,这意味着在电池应用中使用这些复合材料有很大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