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计算机算法设计出高效人工合成酶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宣布成功利用基于酶工作原理的新型计算机算法,设计出高效人工合成酶。这种合成酶不仅能催化天然蛋白质无法完成的化学反应,其效率更是人工智能(AI)设计酶的100倍,标志着“按需定制”高效酶的时代即将到来。
传统方法的局限与突破
传统计算机算法设计的酶往往效率低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实验室优化。为突破这一瓶颈,研究团队选择“肯卜消除”(一种非天然化学反应,涉及从特定底物碳原子上移除质子)作为验证案例。
创新设计策略
- 数据驱动设计:团队收集天然酶数据作为基础素材,将蛋白质序列分解成片段,并通过算法重新组合。
- 原子行为建模:算法基于物理原理筛选最优化学“骨架”,而非依赖现有酶的结构。
- 颠覆传统认知:算法发现,酶的活性位点无需环状氨基酸,非环状结构反而催化效率更高,这一突破大幅提升了酶的性能。
合成酶表现优异
最终设计出的人工酶与天然酶相比,氨基酸序列差异超过140处,却展现出极高的催化效率,远超AI设计的酶。
未来挑战与方向
尽管成果显著,团队承认目前合成的蛋白质结构仍比天然酶简单。例如,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能催化多步反应,而人工酶尚无法完全模拟这种复杂功能,这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AI与物理建模的互补
过去十年,AI蛋白质设计主要依赖模仿现有酶结构,但在处理复杂催化反应时仍显不足。相比之下,新算法基于物理原理构建酶,能更灵活地优化催化效率。研究团队认为,未来需结合AI与物理建模的优势,才能设计出更完美的酶。
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不仅为非天然化学反应提供了高效催化剂,也为合成生物学、药物开发和工业催化开辟了新途径。随着技术的进步,“按需定制酶”有望在生物制造、医学和环保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