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中国研究团队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在温差发电和固态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高效能热电材料成为推广其应用的关键。与碲化铋和碲化铅等经典热电材料体系相比,硒化亚铜(Cu2Se)因其资源丰度高、环境兼容性好且具有高温高热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但是,硒化亚铜属于超离子导体,铜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易发生定向迁移,造成材料劣化和器件失效。因此,如何抑制铜离子迁移,研发出高稳定性的硒化亚铜基高效热电材料是热电领域长期关注的难题之一。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与朱静院士课题组开展合作,先后在Cu2Se的晶体结构表征及其热电性能提升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利用阴阳离子共掺杂,通过增强元素电负性差异及空间障碍作用,从而提高铜离子激活能以抑制其长程迁移的新思路(图1)。发现在Cu2Se中掺入少量氟化物(AgSbF6)既能显著改善材料稳定性,又能显著提高热电性能,热电优值(ZT值)突破该材料体系的最高值,达到3.0(1050K),其热电模块的实测转换效率达到13.4%,并经120次循环仍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劣化(图2)。团队利用先进电子显微学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认了阴(F)、阳(Ag+)离子的共掺杂(图3),占据Cu位的大尺寸Ag离子结合增强的Cu-F键能可以显著抑制Cu离子长程迁移及电离,从而有效提升材料的稳定性。

中国研究团队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1.Cu2Se中掺杂AgSbF6引入的Cu离子限域效应

中国研究团队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2. AgSbF6掺杂Cu1.99Se的热电性能及器件稳定性

中国研究团队在热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3.原子尺度结构表征与掺杂元素占位分析

相关研究成果以“高效稳定的热电硒化亚铜”(Highly stabilized and efficient thermoelectric copper selenide)为题,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