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最新报告评估关键技术人工智能
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EFI)在2月28日向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提交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指出,德国和欧盟迫切需要在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迎头赶上。
出版物和专利分析:德国在技术发展方面落后
专家委员会成员、帕绍大学Carolin Häussler教授根据对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物和人工智能专利的国际比较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德国和欧盟则落在后面。德国和欧盟在开发大型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方面也没有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模型是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基本模型。”专家委员会对德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落后表示担忧。Häussler认为这有可能导致丧失技术主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主权的前提是,德国与欧盟一起,能够自行提供并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或者有机会获得并应用这些技术,而不单方面依赖于其他经济领域。
企业调查:担忧和不确定性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一项关键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对技术和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来自曼海姆莱布尼兹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Irene Bertschek教授解释,人工智能可应用于许多技术领域和行业,如生产技术或制药业。为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还必须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加以应用。代表专家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工智能尚未能广泛应用。截至到2023年,10%的制造业企业和30%的信息产业企业使用了人工智能。在这两个行业中,还有约四分之一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使用人工智能。只有极少数企业证明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制造业为6%,信息产业为 15%)。研究还显示,有一些抑制因素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制造业(72%)和信息产业(68%)的企业都认为缺乏时间和资源是最大的障碍。此外,许多企业仍不确定人工智能的预期效益,并对人工智能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感到担忧。Bertschek在总结有关人工智能使用障碍的调查结果时表示:“企业缺乏知识和熟练劳动力短缺也是阻碍人工智能使用的因素。”
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要发挥关键作用
在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是不要与国际技术发展脱节,也不要更加依赖非欧洲供应商。专家委员会主席、耶拿大学Uwe Cantner教授强调:“德国和欧盟仍有机会通过创新在国际技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迅速追赶,这需要一个强大的、与欧洲联网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其中需要具备出色的基础研究、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专家。”委员会专家认为,德国政府应继续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此外,应快速推动合适的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因为计算能力是训练和应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先决条件。建立有竞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也很重要。同时,还需要训练有素的专家。因此,德国政府应努力确保在学校、学术和职业培训中教授人工智能技能。此外,促进开源开发的举措也有助于德国和欧洲确保技术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