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通过GPU加速芯片设计,再加上AI驱动,IC设计迎来变革

二十年前,包括英特尔在内的所有芯片制造商都不得不购买Unix机器(通常是Sparc/Solaris系统),才能够使用EDA设计和测试他们的芯片。后来,英特尔觊觎这块服务器业务,同时抓住了Linux,显然其有强烈的动机将EDA转移到X86平台上。

出于利己主义,英特尔帮助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和其他公司将EDA工具全部移植到X86上的Linux。这一项巨大的努力,使得设计芯片更便宜且更具可扩展性,亦协助降低数据中心内外的运算成本。

现在可能会看到芯片设计发生同样巨大的转变,这次是使用AI来驱动设计。

如今随着芯片从5纳米、3纳米,并正在推进到2纳米甚至1.8纳米和更小的晶体管几何结构。在这种规模下,传统IC设计的方式基本上变得不可能,因为其存在着物理极限的成像问题。

厂商正在努力创建工具,以更轻松地启用运算式微影技术,以保持高效、快速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芯片制造。正如英特尔早期对X86所做的战略,英伟达也正如法泡制,只是这次它使用的是紫外光而不是可见光。因此,英伟达在最近的GTC 2023 活动中推出了cuLitho,这是一个运算式微影软件库,旨在运行在GPU制造商的DGX H100超级计算机上,由其「Hopper」H100 GPU加速器提供支持。

英伟达表示,cuLitho、DGX系统和Hopper GPU的组合可能意味着以一小部分功率实现4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使用cuLitho,晶圆厂可以生产3到5倍以上的光罩,而功耗比现在低9倍。英伟达声称,通常需要两周的光罩处理现在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

如今英伟达获得一些厂商的支持。台积电正在将cuLitho整合到其代工业务中,设备制造商ASML将把对GPU的支持整合到其运算式微影软件产品中,而EDA公司Synopsys则将cuLitho整合到其软件和系统中。话虽如此,英伟达仍然没有太多谈论cuLitho的细节,包括商业模式。

许多产业专家都已经认可,AI正在迅速进入半导体芯片布局和设计。无论是英伟达对cuLitho的举措,Synopsys.ai的战略驱动因素,都表示着随着制程变得越来越小以及芯片制造商从2D转向2.5D和3D设计,都将让芯片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后,半导体设计领域的演变将是人才将越来越短缺,这时候推动进入AI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实现流程自动化,还可以保持产业竞争力,何乐而不为。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