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英特尔或押注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用于2nm及以下芯片

英特尔可能会将目光重新投向晶体管的设计上,以便在2nm或以下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工艺上使用。最近,一项新的专利似乎指明了英特尔前进的方向,即“堆叠叉片式晶体管(stacked forksheet transistors)”技术,以保持摩尔定律前进的动力。专利并没有提供太多的细节,而且英特尔也没有提供PPA(功率性能面积)的改进数据作为参考。

英特尔表示,新的晶体管设计最终可以实现3D和垂直堆叠的CMOS架构,与目前最先进的三栅极晶体管相比,该架构允许增加晶体管的数量。在专利里,英特尔描述了纳米带晶体管和锗薄膜的使用,后者将充当电介质隔离墙,在每个垂直堆叠的晶体管层中重复,最终取决于有多少个晶体管被相互堆叠在一起。

英特尔早在2019年就在IEDM活动上展示了3D逻辑集成方面的研究,当时称为堆叠纳米片晶体管技术。至于相关技术如何提高晶体管密度、性能和能效的具体数据,英特尔至今都没有公开。

位于比利时的研究小组Imec在2019年曾宣布,开发出第一个相关技术的标准单元模拟结果,显示当应用于2nm制程节点的时候,会比传统方法显著提供晶体管密度。其寄望于恒定速度下10%的速度提升或24%的能效提升,同时会有20%的单元面积减少。此外,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占用的空间将显著减少30%。

与台积电宣布的 3nm 节点相比 5nm 的改进:性能提升 10% 到 15%(在相同的功率和晶体管数量下),最多降低 30% 的功率(在相同的时钟和复杂性下),最多 70%逻辑密度增益(适用于内核)和高达 20% 的 SRAM 密度增益。

我们必须记住,并不是所有的专利都能够成为实际的产品或制造技术——它们有时是保护潜在或试探性投资或研究场所的方法,甚至可以隐喻地阻止竞争对手在该领域的进步。然而,Imec 从 2019 年开始的研究已经为 2 纳米以下节点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改进,特别是考虑到它在精确的蚀刻分辨率范围内但具有不同的晶体管架构时。所以它是跳转——没有节点跳转。

目前尚不清楚英特尔是否会在 2nm 工艺中选择堆叠叉片架构,或者是否希望更早地获得其设计优势。但英特尔提交了专利申请,这最终意味着该设计具有一定的价值。

英特尔或押注堆叠叉片式晶体管技术, 用于2nm及以下芯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