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创造自修复3D打印塑料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自修复3D打印塑料,在室温下仅使用灯光照射即可自我修复。
研究人员使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剂三硫代碳酸盐,能够重新排列构成材料的纳米级元素网络,并使碎片能够融合。紫外线LED灯直接照射到破损的塑料,约30分钟后破损处开始融合,约一小时后就会完全愈合。
研究人员表示,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过程更简化且修复速度更快,未来可实现商业应用。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进展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上。
推荐阅读:
- 科学家制备一种超强防弹、可自愈新材料
- 哈佛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材料
- 美国陆军正在开发自修复和可变形新型材料,以适应新威胁
- MIT工程师发现辐射有助于某些合金材料自修复延长使用寿命
- “全天候”自愈材料的超级电子皮肤问世
- 德美研发快速自修复生物材料 有望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 科学家开发新型自愈材料只需要 1 秒就能自我修复
- 澳洲科学家开发新型可回收橡胶材料,可按需自我修复
- 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上最坚硬的自愈材料
- 韩国研发出新型自主修复材料
-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展示如何将二氧化硅转化为动态有弹性的自组装材料

用可逆加成碎片链转移 (RAFT) 剂处理的3D打印材料已被证明在紫外线下可以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