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能量是以前的六倍,高能形状记忆聚合物为机器人打造有力肌肉
拉伸或变形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在加热或光照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些材料已在柔性机器人、智能生物医学设备、可展开空间结构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但是目前,它们储存的能量还不能满足需求。据《美国化学会中心科学》期刊8日报道,研究人员现已开发出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其存储的能量几乎是以前版本的6倍。
形状记忆聚合物可在原始未变形状态和二次变形状态之间交替。变形状态通过拉伸聚合物形成,并通过分子变化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例如动态键合网络或应变诱导结晶,这些变化可通过热或光逆转,聚合物通过释放存储的熵能恢复到其原始状态。但这需要聚合物储存大量能源。于是,研究人员想要开发一种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可以拉伸成稳定的、高度拉长的状态,使其在恢复到原始状态时释放大量能量。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团队此次将4,4′-亚甲基双(苯基脲)单元结合到丙二醇聚合物骨架中。在原始状态下,聚合物链是缠结和无序的。拉伸导致链对齐并在尿素基团之间形成氢键,从而产生稳定的高度伸长状态的超分子结构。加热会导致键断裂,聚合物收缩至其初始无序状态。
在测试中,该聚合物可拉伸至其原始长度的5倍,并储存高达17.9焦/克的能量——几乎是之前形状记忆聚合物的6倍。研究团队证明,拉伸后的材料可利用这种能量在加热时举起自身重量5000倍的物体。
研究人员还将预拉伸的聚合物连接到木制人体模型的上臂和下臂,用作人造肌肉。加热时,材料收缩导致人体模型在肘部弯曲手臂。研究人员表示,除了创纪录的高能量密度外,形状记忆聚合物价格也很便宜,原材料成本约为每磅11美元,且易于制造。
让机器人更灵敏,使人造皮肤更贴合,让假肢兼具力量和触觉……这些看似大不相同的理念,背后都昭示着一个材料行业的巨大改变,那就是:它们将不再刚硬。形状记忆聚合物将是有力量的、可拉伸的、可生物降解的,甚至可自我修复的。巨大的屏幕也可以叠进衣兜;一层人造皮肤或许就能像手机一样实现人类沟通交流;残疾人的假肢也将拥有温暖、顺滑、细腻的触感……这种高能材料现在看起来很高冷,但在未来,它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
该研究由美国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
#自愈合 #自修复 #形状记忆 #变形 #变形恢复 #自组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科学家开发新型自愈材料只需要 1 秒就能自我修复
- “全天候”自愈材料的超级电子皮肤问世
- 科学家研制出能够发光和自愈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具有自愈特性的新型复合材料
- 德美研发快速自修复生物材料 有望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 MIT工程师发现辐射有助于某些合金材料自修复延长使用寿命
- 中国科大飞秒激光结合自组装复合加工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利用DNA引导异质结构自组装研究中取得进展
- 新型自组装复合材料展示出超乎寻常的电学性能
- 高阻尼、高吸能与形状记忆兼得的镁基仿生材料
- NASA和韦恩堡金属公司开发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锻压方法
- 波音公司开发形状记忆合金测试标准
- 波音公司和德克萨斯A&M大学开展高温记忆合金寿命研究
- 科学家研制新型铁基超弹性合金 可在极端温度下变形并恢复形状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只需简单通电就能改变形状
- 莱斯大学研究人员推进复杂的变形软体机器人的制造工作
- 一种具有机械强度以及可变形新型打印材料
- 美国陆军正在开发自修复和可变形新型材料,以适应新威胁
- 物理学家首次发现超低温下高熵合金的多阶段变形
- 科学家制作3D折纸型超材料表现出可逆膨胀性和变形恢复性
- 这些新型变形材料会压力下迅速冷却或可制造环保型冰箱和空调
- 哈佛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材料
- 兰州化物所实现热固性形状记忆聚酰亚胺的闭环回收利用
- 科学家改进获得形状记忆合金的技术
- 科学家创造了世界上最坚硬的自愈材料
- 科学家制备一种超强防弹、可自愈新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