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制造出第一个2纳米半导体芯片
蓝色巨人出手就是王炸。5月6日消息,IBM宣布造出了全球第一颗2nm工艺的半导体芯片。实现芯片领域的最新突破。
目前,广泛商用的是 7 纳米以上制程芯片,最先进的则为台积电生产的 5 纳米芯片,仅在 iPhone12 等高端机型中应用。
IBM 成功研制 2 纳米芯片,代表该领域最新的一座里程碑。IBM 公司称,对比广泛使用的 7 纳米芯片,2 纳米芯片的性能提高 45%,能耗则大幅降低 75%。
核心指标方面,IBM称该2nm芯片的晶体管密度(MTr/mm2,每平方毫米多少百万颗晶体管)为333.33,几乎是台积电5nm的两倍,也比外界预估台积电3nm工艺的292.21 MTr/mm2要高。

2nm晶圆近照

换言之,在150平方毫米也就是指甲盖大小面积内,就能容纳500亿颗晶体管。
同时,IBM表示,在同样的电力消耗下,其性能比当前7nm高出45%,输出同样性能则减少75%的功耗。

实际上,IBM此前也是率先造出7nm(2015年)和5nm(2017年)芯片的厂商,在电压等指标的定义上很早就拿下主导权。
回到此次的2nm上,采用的是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三层。IBM介绍,这是第一次使用底介电隔离通道,它可以实现12 nm的栅长,其内部间隔是第二代干法设计,有助于纳米片的开发。这也是第一次使用EUV曝光FEOL部分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IBM并没有自己的晶圆厂,2014年其制造工厂卖给了格芯,但两者签署了10年合作协议,另外,IBM也和三星、Intel保持合作。

关于GAA晶体管技术,三星3nm、Intel 5nm以及台积电2nm均将首次采用。

2 纳米工艺的芯片,意味着将 500 亿个晶体管塞进“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一次在制程上所突破是 2017 年的 5 纳米制式芯片,实现放入 300 亿个晶体管。
“这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市场分析公司 IDC 的研究总监彼特.鲁顿( Peter Rudden )表示。 “我们已经看到半导体制造商从 14 纳米到 10 纳米再到 7 纳米,7 纳米对一些人来说已经是个真正的挑战。”
鲁顿称,这一新工艺可用于人工智能设备,因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往往需要两个处理器,比如再来一块强大的显卡。具体而言,大幅降低能耗效率在个人设备中很有用,而性能提高则有利于巨型数据中心。
如鲁顿所言,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新技术使芯片降低 75%能耗,潜在优势是可能将电池使用时间延长四倍,手机行业目前普遍的“一天一充”,有望实现“四天一充”,大幅提高用户体验。
这项技术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走出实验室,再由苹果、高通、三星等芯片设计公司设计出新一代芯片,然后在台积电、三星等芯片代工厂进行生产,最后在中国组装到手机里,成为用户手里最新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