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3D打印太空零件成为发展趋势

将尖端的3D打印技术应用于各种太空零件制造成为一种新发展趋势,包括网络卫星所需的零组件。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或称3D打印或快速成型设计(rapid prototyping)可用于解决太空复杂设计和制造创新的方法。3D打印太空零件成为发展趋势。

尼康收购新创Morf3D进军3D打印卫星零件

日本相机制造商尼康(Nikon)收购了美国新创公司Morf3D为进军太空产业做准备。Morf3D是一家航太零件供应商,拥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曾为波音(Boeing)的卫星和直升机生产3D打印金属零件。Nikon期待两家公司携手合作,为客户提供下一代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Morf3D成立于2015年,为波音的卫星和直升机提供3D打印钛、铝零件的定制化。波音与Morf3D关系密切,其投资部门Boeing Horizo​​nX Ventures曾在2018年4月和2019年8月两次投资Morf3D,表示客户对Morf3D服务的需求增加。此外Morf3D还提供增材制造策略和技术采用路线图方面的咨询服务。

Morf3D客户还有Honeywell、雷神公司(Raytheon)、格鲁门(Northrop Grumman)和柯林斯航太(Collins Aerospace)。

更进一步,在太空环境直接3D打印各种零组件以便于制造组装及维修,也就是3D打印机器成为太空机器人来制造和装配未来太空探索所须要的大小零组件。但是,3D打印技术将制造过程转移到近零重力的外太空环境,使得3D打印机器人进行制造和装配的工作,是一种技术挑战。

Made In Space公司拿到NASA太空3D打印合约

美国NASA与Made In Space公司签订了一份7,330万美元合约,证明小型低轨道卫星Archinaut One能够在太空以3D打印的方式”打印”制造和组装卫星所需要的零组件,也就是说,Archinaut One卫星就是一台3D打印机器人,专门打印零组件提供太空卫星所需零组件更换使用。事实上,这是NASA与加州Made in Space合作的第二阶段的开始。Made in Space公司已经2017年在美国NASA工厂模拟严苛太空环境而成功地3D打印出结构梁。

Elementum 3D打印霍尔效应推进器

在近零重力的外太空环境下,进行3D打印制造过程非易事。霍尔效应推进器(Hall effect thruster)是一种高效的电力推进形式,在特定类型的太空移动中可能非常有用。Elementum 3D提出一种希望通过开发新的增材制造技术和钴铁(cobalt-iron)原料来提升制造大型推进器的能力。

3D打印太空零件成为发展趋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