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UST团队设计出用于海水锂矿开采的电驱动膜工艺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海水锂矿开采的连续电驱动膜工艺,该工艺成功地将海水样品中的锂富集了43,000倍(即,从0.21到9013.43 ppm),标称Li/Mg选择性大于4500万。
他们直接从浓缩溶液中沉淀出纯度为99.94%的磷酸锂,从而满足了应用于锂电池行业的纯度要求。初步经济分析表明,该工艺与氯碱工业结合后,可以实现盈利。
关于他们工作的公开成果发表在RSC杂志《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锂-大约是陆地上所含锂的5,000倍-潜在地提供了几乎无限的锂资源来满足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但是,从海水中提取锂由于其浓度低(约0.1-0.2 ppm)和大量的干扰离子(例如,钠,镁,钙和钾离子> 13000 ppm)因此从海水中提取锂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本文所使用的电池分为阴极、馈电和阳极三个隔室。阴极和馈电格由直径约20mm、厚度约55μm的致密玻璃型Li 0.33 La 0.56 TiO 3(LLTO)膜隔开。
LLTO是优异的固态锂离子超导体之一。事实证明,LLTO膜除了具有较高的锂渗透率外,还能有效地分离锂和其他干扰离子。
研究小组发现,LLTO膜可以使用超过2000小时,而性能的下降可以忽略不计。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三室电池的示意图,该三室电池从进料溶液到阴极室连续富集锂,并同时在阴极和阳极分别生成H 2和C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