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模型确定了大约 10,000 种可能的金属有机框架 MOF结构,他们将这些结构归类为“超稳定”。这些状态使它们成为将甲烷气体转化为甲醇等应用的良好候选者。该研究成果发表在Matter杂志上。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模型确定了大约 10,000 种可能的金属有机框架 MOF结构,他们将这些结构归类为“超稳定”。这些状态使它们成为将甲烷气体转化为甲醇等应用的良好候选者。该研究成果发表在Matter杂志上。
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TAMU)的研究人员使用台式双螺杆挤出机制造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薄膜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化学结构和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能源、气体分离、生物医药、化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二维MOF薄膜仍存在挑战。
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 PVSC)的认证功率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已经达到了25.2%的新高,可与市场主导的无机光伏技术(包括多晶硅(p-Si)、铜铟镓硒和碲化镉)相媲美。然而,PVSC在光照、高温等环境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仍然值得研究。目前,主要采用成分和晶体工程、封装、电极选择、缺陷钝化和界面修饰等策略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来延长器件的寿命。但是,PVSC长期持续运行时的稳定性还未实现,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此外,相较于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不易溶于水且毒性更低的碲化镉材料,含铅的钙钛矿材料更容易溶于雨水。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核能化学课题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究员石伟群团队报道了两例基于紫精配体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