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研究人员在金属空气电池双功能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空气电池双功能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团队基于数据驱动,创造了水系双功能(氧还原与氧析出反应)催化ΔE=0.57 V的活性纪录,为水系金属空气电池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空气电池双功能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究团队基于数据驱动,创造了水系双功能(氧还原与氧析出反应)催化ΔE=0.57 V的活性纪录,为水系金属空气电池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系镁空气电池具有理论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成本低和贮存寿命长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应急储备电源。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东团队在水系镁空气电池电解液设计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提出一种无氯电解液,有效避免了镁负极在传统氯化钠电解液中的阳极析氢腐蚀问题。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化学工程学报》。
据外媒报道,超长时电池储能技术初创公司 Form Energy 正在与 Georgia Power 合作,在这家美国公用事业公司的服务区开发一个潜在的 15MW/1,500MWh 项目。
金属-空气电池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技术,可以成功取代当今的传统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最显着的优势之一是它们具有比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这种类型的电池可以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巴斯克地区的 UPV/EHU-大学研究专注于钠空气电池中电解质的合理设计。
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就是电池成组安全问题。近年发生的汽车动力电池事故均是由于锂电池组中的某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产生大量热,导致周围电池单体受热产生热失控。为此,各大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对的应对方案。特斯拉新专利用金属空气电池抑制热失控:以防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