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寻找高效节能的建筑冷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空调等主动冷却系统虽能迅速调整室内温度,营造舒适环境,但其依赖大量电力运行,对能源资源形成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在满足降温需求的同时,显著降低能耗,实现环境友好型冷却,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王如竹教授领衔的ITEWA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adiative Sky Cooling Thermal Concentration with Cooling Power Exceeding One kW Per Square Meter的论文,提出辐射制冷热集中策略,实现制冷功率超过千瓦每平米。论文第一作者是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博士后Primož Poredoš,通讯作者是王如竹教授。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清洁能源材料与节能降碳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降温方法(如空调系统等)能源消耗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提升,阻碍了双碳目标的实现。辐射制冷作为零能耗、零污染的制冷技术,为可持续碳中和提供了新机会。该技术利用宽光谱选择性精准调控,通过针对性优化光学结构满足多场景制冷需求,最终实现可持续无源制冷目标。

空调和其他冷却系统是我们最大的电力消耗者之一,空调排放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因此,未来找到被动冷却建筑物的方法将非常重要。现在,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不消耗电力的新型辐射冷却技术,它不仅可以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还可以捕捉太阳能来加热水。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从骆驼毛皮中寻找灵感,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炎热地区不需要用电就能让新鲜农产品或药品等物品保持凉爽的新型气凝胶冷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