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开发新型自修复涂层材料 汽车表面划痕暴露在阳光下30分钟即可自愈
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在阳光照射下30分钟即可自愈的透明保护涂层材料。与商业保护涂层材料相媲美,仅在阳光下即可自愈(特别是阳光中的近红外光,波长范围为 1,000 至 1,100 nm)。
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在阳光照射下30分钟即可自愈的透明保护涂层材料。与商业保护涂层材料相媲美,仅在阳光下即可自愈(特别是阳光中的近红外光,波长范围为 1,000 至 1,100 nm)。
虽然硅阳极可以极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但随着长期使用,其性能迅速下降。聚合物涂层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根本机制。现在,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聚硼硅氧烷(PBS)涂层,以稳定硅阳极容量,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收集的更好、更耐用的锂离子电池铺平道路。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可使骨骼、皮肤和神经组织有效再生的新型材料。据作者介绍,该技术可使压电聚合物具有现代修复医学所要求的新特性。研究结果发表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杂志上。
哈佛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材料,该材料可以3D打印为任何形状,并可以进行可逆形状记忆的预编程。这种材料是用角蛋白制成的,角蛋白是一种在头发,指甲和贝壳中发现的纤维蛋白。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陆军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合成材料系列,其质地从非常柔软到非常坚硬。这种新材料是通过调整单一聚合物的化学成分而产生的。其结果是一种可3D打印、自愈、可回收的新材料,并在空气或水下自然地相互粘附。
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发一种生物合成蛋白材料,通过强化串联重复多肽的愈合性能,成功解决了自修复软材料目前的局限性。该研究有望在软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材料》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