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开发3D打印凝胶微型机器人可向癌细胞精准送药
直接向癌症靶位输送药物,显然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过不了多久,这项工作就可以交给微型3D打印机器人来完成。近日发表于《ACS Nano》上的一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一款由 3D打印水凝胶制成、基于磁铁驱动、且仅会在遇到肿瘤附近酸性环境时才会释放药物载荷的微型机器人。
直接向癌症靶位输送药物,显然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过不了多久,这项工作就可以交给微型3D打印机器人来完成。近日发表于《ACS Nano》上的一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一款由 3D打印水凝胶制成、基于磁铁驱动、且仅会在遇到肿瘤附近酸性环境时才会释放药物载荷的微型机器人。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表示,该校研究团队设计出用于皮肤黑色素瘤治疗的纳米载体药物系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有潜力扩展到多种疾病的治疗。相关论文在最近的《先进疗法》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布。
对于复杂的精准肿瘤学试验,临床开发技术是强有力的合作伙伴。随着试验不断发展,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具备高级分析工具的临床开发技术,而这种分析工具由大规模计算能力所驱动,这些技术将帮助申办方克服上文所述的困难,即患者稀缺与不同来源海量数据 间的矛盾。本文将探讨临床开发技术和不同来源海量数据分析如何帮助研究者克服精准肿瘤药物开发中常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