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开发一种有效合成路线生产可充电海水电池的新型共掺杂阳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因其卓越的性能而风靡全球。然而,锂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促使研究人员寻找使用更丰富的材料(如钠)制成的可充电电池的替代类型。一种特别有前途的钠基电池是海水电池(SWB),它使用海水作为阴极。
锂离子电池因其卓越的性能而风靡全球。然而,锂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促使研究人员寻找使用更丰富的材料(如钠)制成的可充电电池的替代类型。一种特别有前途的钠基电池是海水电池(SWB),它使用海水作为阴极。
日前,天津大学杨全红、凌国维、张辰联合团队成功研发全新能源转化材料,这种新材料能够“捕捉”深海中稀薄的氧分子并转化成为电能,实现长周期运行,成为一种节能、稳定的“海水电池”。该研究成果已被最新一期国际能源领域权威期刊《先进能源材料》选为封面文章。
中央佛罗里达大学(UCF)的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设计,通过使用海水来代替易燃和有毒的电解质,以及一种新型阳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耐用性。海水电池设计为水下车辆供电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