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警告说,地球正走向“气候灾难”。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称,最新数据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4至2.6℃。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与挑战之一,提升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是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际灾害风险研究计划(IRDR)国际项目办公室邀请,复旦国际卓越中心(以下简称“卓越中心”)调研分析了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组织专家研判凝练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危机。诺森比亚大学的 Shafeer Kalathil 博士是该项目背后的知名学者团队之一,该项目使用一种化学过程,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醋酸盐和氧气,以生产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高价值燃料和化学品。

无数研究试图量化人类对地球影响的各个方面,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以获得关于我们实际产生的影响的答案对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一组研究人员在人类影响数据库中集中了 300 多个关键人物。在 8 月 3 日发表在《Pattern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作者概述了他们收集的数据类型——以及他们希望这些数据如何帮助人们理解气候危机。

在气候变化的推动下,预计到 2070 年至少会发生 15000 次主要由蝙蝠驱动的新的跨物种病毒传播,或将提高未来 50 年内出现从动物跳转至人类的新传染病的风险,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人口密度高的区域。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世界海洋在 2021 年达到了有记录以来温度和酸性水平最高值,这导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说,我们目前的路线将导致“气候灾难”。

在特斯拉和 SpaceX 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资助下,Carbon Removal XPrize在 1亿美元的总 奖金中获得了500 万美元的奖金,其中 500 万美元奖励给了 23 个项目,从直接空气捕获系统到在旧石油钻井平台上养殖海藻。马斯克资助1亿美元旨在激励世界各地关注气候危机问题的学生项目。

2021年7月德国西部遭遇千年一遇洪灾,极端天气不仅震惊了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默克尔总理,还造成了数百亿欧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及大量人员伤亡。当今世界,人类正奋力抗争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各种极端气候问题,而上述洪灾仅为冰山一角,干旱、酷热、地震、海啸等等极端气候问题严重影响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2021年恰逢德国议会和政府的大选年,在全球严峻气候形势下,气候变化在各参选政党的竞选纲领中均以重要篇幅表述

虽然社交媒体上仍然会争吵不休,但是 99.9% 的科学家实际上对人类改变气候这一事实达成了共识。《卫报》报道,Cornell 大学对将近 90,000 项气候相关研究进行了调查,论文作者表示,温室气体影响的科学确定性大致等同于进化和板块构造。意味着专家几乎毫无保留地认为,燃烧石油、天然气、煤炭、泥炭和树木等化石燃料正在让地球变得更热,并且导致了更多极端天气的出现。

美国宇航局正在将技术用于地球干旱、火灾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研究,以解决气候危机。日前美国宇航局长召集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讨论如何将卫星数据、3D成像以及新雷达和激光技术用于研究地球快速变化系统;开发测量积雪和地下水的新工具;部署监测甲烷排放的卫星;投资评估野火、地震和泥石流等灾害影响的遥感资产等。

据外媒CNET报道,随着全世界对气候危机的关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正面临着压力,需要站出来向人们展示他们正在做什么来应对它。科技公司也不例外,周三,Google宣布对搜索和地图进行更新,旨在帮助人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20年8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发布《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加州经验的启示》(简称《报告》),该《报告》由能源基金会支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编制。

我们以前都听说过,随着地球上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人类正在经历气候危机。然而有些人还是不相信。NASA新研究追踪人类活动碳排放如何影响气候变化。

拜登总统创建了一个新的气候创新工作组,作为国家气候工作组的一部分,以履行其致力于建立高级研究计划署气候(ARPA-C)的承诺。该工作组旨在帮助协调和加强联邦政府范围内的努力,以培育负担得起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到2050年实现全经济净零排放的目标。

微软联合创始人、慈善家比尔-盖茨现在在接受YouTube频道Veritasium主持人德里克-穆勒的采访时,说出了他认为可能是下一个威胁人类的两大致命灾难。他表达了他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比COVID-19大流行更严重的担忧。

挪威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种预测性气候模型,其中他们考虑了各种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案。气候模型涵盖了从1850年到现在时期,基于模拟结果,他们预测了全球温度和海平面上升的变化直到2500年。研究结果还表明,即使碳排放量减少到零,温度也将继续上升至少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