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度33微米,可屏蔽99%入射电磁波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子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各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也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其正常运行。因此,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子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各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也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其正常运行。因此,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
受贝壳启发,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新材料,这种材料非常便宜、坚固、轻便且耐热。该材料可用于屏蔽航天器或聚变设施。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黄群英研究员课题组在含钐环氧树脂中子屏蔽材料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由于目前现有轻型屏蔽材料存在耐热性差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APTES对Sm2O3颗粒进行化学改性并与耐高温基体AFG-90H环氧树脂物理共混的方式,制备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复合中子屏蔽材料Sm2O3-APTES/AFG-90H的方法。
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高性能无铅的表面改性氧化钆/碳化硼/高密度聚乙烯复合屏蔽材料,其防护性能甚至优于我国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科学实验装置中原有的掺硼聚乙烯准直屏蔽体。
随着现代电子通讯设备的持续发展以及电子器件的不断集成化和小型化,电磁屏蔽材料在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商业化的金属屏蔽材料易被腐蚀、密度较大;已报道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又受到电导率低、不耐极端环境条件等限制,难以满足航天航空领域中电子器件对于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因此,研发兼具轻量化、耐高低温、耐热冲击且低成本的电磁屏蔽材料对航天航空用电子器件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孙蓉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开发出高性能柔性液态金属复合屏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