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研究团队在重大工程场址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大地震破坏力极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特定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即最大可信地震,具有非常多种可能的断层破裂时空过程,因此场址可能遭遇的地震动具有高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准确评估地震危险性成为重大工程防震减灾的难点问题。

手机检测地震: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检测系统
自第一次使用移动电话以来已有 50 年,我们随身携带的技术正在帮助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检测系统。2022年10月25日,一场5.1级地震震动了加利福尼亚湾区。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坏报告。但这场地震在另一个方面非常重要——在地震开始之前,该地区的许多人收到了手机警报。

地震科学家发现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调查大地震发生原因和可能性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摩擦现象可能是了解断层何时以及如何剧烈移动的关键。这是因为这种现象决定了断层表面在地震后结合或愈合的速度,愈合缓慢的断层更有可能无害地移动,而快速愈合的断层更有可能坚持下去,直到它在一场破坏性大的地震中破裂。

科学家开发了地震模拟 (EQSIM) 软件模拟地震灾害
准确的地震模型与错误的地震模型之间存在生死攸关的区别。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地球内部的复杂性、有限的地震数据和高昂的计算成本,我们准确模拟地震的能力受到限制。

无需对水下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更改 光纤技术突破将海底电缆变成12个地震仪
有一条 3600 英里(5860 公里)长的电缆从加拿大东部延伸到英国西海岸。海底电缆是互联网庞大的隐藏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跨海传输数据。但是海底电缆还有其他作用。

中国科大成功研制分布式光纤地震传感设备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旸、赵东锋团队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宝善、姚华建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传感(DAS)系统,该设备使用现有通讯光缆可进行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地下结构成像、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