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国际上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功能材料与雨滴、水波、自然水蒸发和大气湿度等相互作用能直接输出电能,类比于光伏(photovoltaic)效应,这类生电现象被称为水伏(hydrovoltaic)效应。
近年来国际上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功能材料与雨滴、水波、自然水蒸发和大气湿度等相互作用能直接输出电能,类比于光伏(photovoltaic)效应,这类生电现象被称为水伏(hydrovoltaic)效应。
特斯拉准备将其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该加州公司已经向欧洲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太阳能屋顶专利。这项专利名为“太阳能屋顶瓦包装”,概述了来自特斯拉的单一太阳能屋顶瓦的外壳结构。此前,这项专利已经在美国申请过,但没有提交到欧洲专利局。
德国卡斯鲁厄理工学院微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罗兰·迪特迈耶教授(Prof. Roland Dittmeyer)的带领下正在研究如何利用直接从环境空气中捕捉碳原子并提炼出合成碳氢。若最终能实现这一设想,可望大幅度降低温室效应。
其材料和光束技术研究所(IWS)研制出一种取代传统液态化学浆料、利用干性薄膜制备电池电极的技术,避免了因涂层干燥而造成的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近日,由德国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中心的 Steve Albrecht和Bernd Stannowski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发成功功效高达29.15%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这一新太阳能电池功效世界纪录已经得到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的光伏电池标定实验室认证,并已更新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图。电池中的硅负责将阳光中的红光转换为电能,钙钛矿负责转换蓝光,串联结构产生的转换功效均高于单一电池。
据德国《时代》消息,德国著名的初创技术公司Sono Motors在量产太阳能电动车上跨越了一步:该公司在风险投资领域赢得关键一战——其通过众筹筹募的资金超过五千万欧元,这就意味着该公司在2021年秋推出其量产并市场化电池车 Sonno Sion的计划得以变成现实。
从某些方面来说,合成钙钛矿化合物能够成为当前光伏面板中使用的硅半导体的更好替代品。尽管仍需克服一些障碍,但泰国玛希隆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有助于开始广泛采用的新工艺流程。据悉,钙钛矿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较硅半导体更有效地吸收太阳光并转化能量,此外新材料有望进一步降低光伏面板的制造成本。
近年来,以钠离子电池(SIBs)为代表的非锂基可充电电池,以其原料来源丰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SIBs能量输出的关键决定因素,阴极的开发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如分层材料、聚阴离子和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等。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开发高稳定钠储能阴极材料让电池更持久。
世界上首个集成利用电力制氢和燃氢发电的燃气轮机示范工程已经启动,该项目称之为HYFLEXPOWER,该项目的实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水平的从发电-制氢-发电的演示工程。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一家俄美合资公司表示,其新型“涡轮风冷”燃料电池设计可提供三倍于普通燃料电池的功率和四倍于普通燃料电池的寿命,为高速、远距离、氢动力电动VTOL飞机打开了大门。
日前,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一种设计方案,据称它可能会改变这一领域的局面–一种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容量和循环能力可能能与市场上已有的一些锂离子电池媲美。
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制造出了新一代实验性太阳能电池,并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严格的热湿测试标准。这项研究成果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重要一步。
据外媒报道,量子点在其众多用途中已显示出作为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的前景。近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没有使用在大多数电池中发现的有毒元素。
在室内放置太阳能电池可能听上去有些荒谬,但需要注意的是室内环境中有大量的光能被浪费掉了。近日一支工程师团队宣称开发出了一种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够有效的将室内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简单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将水和阳光转化为氢燃料。该系统与其他“人造树叶”的设计非常相似,但该团队表示,该系统可以自给自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一个限制在于,材料在阳光下容易性能衰减。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利用钙钛矿有用特性同时在高温下稳定电池性能的新方法。
现在韩国光州科技学院(GIST)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真空固化工艺可显著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展示了这种新材料加工步骤。该方案展示了真空和溶剂法去除离子缺陷的过程,这些缺陷降低了复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报废叶片对环境和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凭借在风能基础研究、开发和验证方面的丰富经验,NREL的研究人员利用Arkema公司开发的热塑性树脂系统,建立了一种制造风机叶片的方法。
海拔越高的地方,风越大,越适合风力发电。但是,常规的风力发电叶片,由于体积很大,非常不容易运到高海拔的地方。为了解决高海拔风力发电的问题,荷兰一家公司Ampyx Power研发了无人机发电。
捕获和控制地球上聚变能的主要挑战是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并使其处于数百万度的高温下才能发射和维持聚变反应。等离子体是带动聚变反应的高能状态带电气体。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能源部(DOE)普林斯顿正在探索无线电波能量控制聚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