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德国信安动力公司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混合可再生能源浮动平台。该海洋平台可以使用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来生产电力,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海上离网能源解决方案。
近日,德国信安动力公司已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混合可再生能源浮动平台。该海洋平台可以使用波浪能、风能和太阳能来生产电力,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海上离网能源解决方案。
有机太阳能电池(OPV)技术凭借质轻、柔性、半透明、弱光敏感及可通过卷对卷大面积制备等优点独树一帜,可在便携式和柔性电子消费应用领域与无机太阳能电池形成有效互补,引起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关注。中国团队合作提出一种基于耐高温聚芳醚树脂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和柔性的通用性策略
市场上商业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由铟、镓等稀土元素或镉等剧毒金属组成。这两种类型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都有各自的问题,如成本高、居住场所中的使用问题等。现在科学家们开发出新颖薄膜技术制造高效无毒合金成本环保型太阳能电池板。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宋贺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高效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及相关测试技术研究。通过核心关键器件的技术改进以及关键功能性部件的模式创新,打破了当前高倍聚光型光伏技术模式限制,全面解决了在非成像光学设计原理以及光伏器件集成工艺等方面提升聚光型光伏发电系统光电转换效率等关键问题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基于激光的新型方法,可将纤维素有效降解为有用的产品。这一高效激光技术可将纤维素转化为生物燃料等产品,为走向绿色未来铺平道路。
Akademik Lomonosov号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浮动核电站,也是人们首次投入使用的属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的一种新型反应堆。尽管它们的发电量少于大型核反应堆的发电量,但它们能够克服全尺寸核反应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SMR的支持者指出,SMR的建造成本将更低,其使用将更灵活、更安全,并且它们可以为核工业提供急需的动力。
在美国能源部授权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NL)进行的独立测试和验证过程中,其最新创新成果电动航空电池技术的比能、比功率和循环寿命等性能表现出众。
名古屋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大节省用于从火力发电厂等设施中捕获二氧化碳(CO2)的能量。一般来说,从集中排放的气体中捕捉二氧化碳需要大量能量(3~4GJ/吨-CO2)或超过100℃高温,因此人们期待开发能耗更低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现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麦凯维工程学院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出高功率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其工作电压是传统氢燃料电池的两倍。
氢气的能量密度和环保优势,已经让许多行业垂涎已久。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就是氢燃料的成本太高。好消息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将太阳能制氢的效率提升到了 17.6% 。同时基于硅光电阴极的设计,让材料成本也较其它高性能竞争对手要实惠得多,意味着我们向可负担得起的清洁氢能生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迪拜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太阳能园区四期950MW光热光伏混合项目中100MW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安装完成。该熔盐吸热器安装在迄今世界上最高的262.44米太阳能吸热塔上。
欧盟投资ASTRABAT项目开发全固体电池。项目旨在开发最佳锂离子(Li-ion)电池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别是电动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其目标是满足欧洲对安全、高能、可持续和市场化绿色交通电池的需求,并可在欧洲大规模生产。伴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这一挑战现在已经变得非常严峻,而亚洲的竞争者已经遥遥领先。
据外媒报道,以色列垂直起降(VTOL)出租车开发商Urban Aeronautics宣布,他们将跟HyPoint合作开发一款基于军用Cormorant/AirMule设计的远程、氢燃料电池供电、零排放CityHawk飞机。HyPoint的“涡轮风冷”燃料电池设计从根本上扩展了传统设计的功率和寿命,使其成为航空使用的理想轻型动力总成组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以雷暴为跳板,认为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在实验室实验中,该团队能够只使用水和金属产生电压,并表示这项研究对未来电池供电的前景,这些电池除了空气中水分外,什么也不用,就可以充电。
据国外媒体报道,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当地时间周三德国内阁通过了一项国家级氢气战略。目的是在未来几年逐步淘汰煤炭以及核能发电的情况下,利用氢燃料推动经济脱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可以使这种高能效、低污染的技术成为汽油内燃机可行替代品。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和地球因燃烧化石燃料而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发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在所提出的各种产生清洁能源的方法中,光催化分解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近日本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制氢效率。光解水制氢方法利用太阳能将水(H2O)分子分解得到氢(H2)。然后,H2可以作为无碳燃料或作为生产许多重要化学品的原料。
德开发利用废弃煤电厂储能新办法.初步研究表明,只需对废弃的煤电厂设备稍加改造,就可使其变成能间接存储电能的巨型蓄热设施。这种蓄热设施采用导热性好、耐高温性强的液态金属作为媒质,把一时无法消纳的源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可再生电能转化成热能,存储至液态金属中,需要时再将热能转回为电能。
还在为手机一天一充电而烦恼吗?还在为新能源汽车不敢跑高速而纠结?统统别担心,西北工业大学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谢科予教授团队所研究的二氧化碳电池,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实验数据显示,该团队研制出的电池比同等体量的传统锂电池在续航能力上提升了7倍,而且所用材料更加环保。该研究在各类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甚至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