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他莫昔芬与子宫癌风险:新研究揭示作用机制并发现潜在预防策略

他莫昔芬是一种高效且广泛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药物,但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服用它可能带来一项潜在风险:接受治疗2至5年的患者,罹患子宫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至7倍。尽管这种继发性癌症的总体风险仍相对较低,且他莫昔芬对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益处远大于风险,但明确这一风险背后的机制,对改善患者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近日,一项由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分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及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柏林健康研究所(BIH)联合领导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他莫昔芬与子宫癌风险关联的深层机制,更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预防策略。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遗传学》。

核心发现:他莫昔芬通过激活细胞生长通路诱发子宫癌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他莫昔芬能激活子宫细胞中的细胞生长信号通路。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找到了阻断这一通路的潜在方法,为预防乳腺癌患者继发子宫癌提供了新方向。这一发现有望帮助乳腺癌患者避免第二种严重癌症的风险。

为了探索他莫昔芬诱发子宫癌的机制,研究团队首先聚焦基因层面。他们对21例与服用他莫昔芬相关的子宫癌样本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将其基因特征与已发表数据库中“非他莫昔芬相关”的子宫癌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他莫昔芬相关的子宫癌中,仅14%携带癌症相关的PIK3CA基因突变;而在未服用他莫昔芬的女性子宫癌中,这一突变比例高达48%。这一差异在三个独立患者队列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服用他莫昔芬的患者子宫癌组织中,PIK3CA(PI3K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突变率显著更低。

小鼠实验锁定机制:激活PI3K-AKT通路,不依赖基因突变

既然他莫昔芬相关子宫癌的PIK3CA突变率较低,那它是如何诱发癌症的呢?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进一步探索:将小鼠分为三组,分别暴露于雌激素(模拟生理状态)、他莫昔芬或不进行任何治疗。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相比,暴露于他莫昔芬的小鼠子宫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显著升高。这一通路是调控细胞生长的关键“开关”,而其激活部分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一种促进细胞生长的激素)介导,最终导致子宫细胞异常增殖。

潜在解决方案:阻断PI3K通路可显著降低风险

既然PI3K-AKT通路的激活是他莫昔芬诱发子宫细胞异常增殖的关键,那么阻断这一通路是否能降低风险?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让小鼠同时接受他莫昔芬和阿佩利西布(alpelisib,一种靶向抑制PI3K通路的药物,已用于乳腺癌治疗)。结果显示,联用阿佩利西布后,小鼠子宫细胞中的PI3K-AKT信号传导、IGF1受体活化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降低。

研究意义:为临床预防提供新思路

尽管他莫昔芬相关的子宫癌风险相对较低,但这一研究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该研究表明,阻断PI3K通路有望降低与他莫昔芬相关的子宫癌风险。未来的临床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非突变选择性PI3K抑制剂与他莫昔芬联用,是否能有效降低子宫癌发生率,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这项研究不仅从机制层面解释了他莫昔芬的潜在副作用,更为优化乳腺癌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后续临床研究的推进,这一发现有望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让更多乳腺癌患者从治疗中获益的同时,降低继发癌症的风险。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