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科学家实现“空中触控”技术 人们可操控悬浮在空中的虚拟物体

在科幻电影中,人们常看到角色用手势操控悬浮在空中的全息图像,如今这一场景正走进现实。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突破性技术,能够生成无需任何辅助设备的真三维图像,并允许用户直接用手指抓取、旋转和操控这些虚拟物体。这项技术不仅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方式,更在教育、娱乐和协作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从平面触控到空中交互

传统的立体显示技术虽然能呈现3D图像,但用户无法直接与之互动。而纳瓦拉团队的技术首次实现了“空中触控”——人们可以用手指像操作智能手机一样,自然地点击、拖拽甚至旋转悬浮在空中的虚拟物体。例如,用户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立方体并移动它,或者用两根手指模拟行走动作来控制虚拟角色。这种交互方式高度符合人类直觉,无需学习复杂操作,大大降低了三维交互的门槛。

弹性扩散器:安全与高速的平衡

实现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团队研发的高速振荡弹性扩散器。该装置每秒可刷新2880帧图像,通过快速振动在不同高度投射画面,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形成完整的三维影像。与以往使用刚性材料的技术不同,弹性扩散器不仅更耐用,还避免了高速振荡时可能对手部造成的伤害风险。

“想象一下,如果扩散器是坚硬的,当用户伸手触碰时,可能会损坏设备或划伤手指。”研究团队成员解释道,“而弹性材料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不会影响图像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从课堂到博物馆:改变未来的交互体验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在教育领域,学生可以直接拆解悬浮的3D发动机模型,观察内部结构;在博物馆,参观者无需佩戴笨重的VR头盔,就能与文物或艺术品的数字复制品互动;在协作办公场景中,多名用户可同时调整同一个三维设计模型,提升团队效率。

“它模糊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界限。”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医生或许可以直接在空中操控CT扫描的3D影像,工程师能徒手调整机械设计,而教师可以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解抽象概念。”

即将亮相国际舞台

这项研究成果将于2025年4月26日至5月1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CHI 2025(人机交互顶级会议)上正式展示。作为计算机科学和交互设计领域的重大突破,它不仅为未来的人机交互提供了新范式,也可能成为元宇宙、远程协作和沉浸式教育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科幻到现实,纳瓦拉团队的技术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三维交互时代——在这里,数字信息不再局限于屏幕,而是成为可以“触摸”的存在。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