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给锌电池穿上”纳米防护衣”让电池寿命更持久

自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第一个电池以来,锌就作为电池材料陪伴人类走过了200多年。在当今这个追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锌基水系电池因其安全、环保、成本低等优势,正在获得新的关注。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它有望替代目前普遍使用但存在安全隐患的锂离子电池。

现存的挑战

锌基电池的商业化之路并不平坦。主要面临三个技术难题:

  1. “树枝”困扰: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锌金属会形成树枝状结构(专业术语叫”枝晶”),就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一样。这些”树枝”可能会刺破电池隔膜,导致短路。
  2. 副反应问题:锌和水接触会产生氢气,这不仅浪费了电池材料,还会增加电池内部压力。
  3. 表面钝化:电池使用过程中,锌表面会形成一层钝化层,影响电池性能。

创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保护层材料——氟化共价有机框架(简称TpBD-2F)薄膜。这种薄膜就像给锌电池穿上了一件特制的”纳米防护衣”,具有以下特点:

  1. 精确的通道设计
  • 薄膜内部有规则排列的纳米级通道,像一条条微型高速公路
  • 这些通道专门用于锌离子的运输,确保充放电过程顺畅
  1. 独特的表面特性
  • 表面带有氟原子,能够吸引锌离子
  • 同时具有疏水性,可以阻挡水分子接触锌金属
  1. 超薄而坚韧
  • 厚度仅有100纳米左右(比人的头发丝还要薄1000倍)
  • 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可以经受弯曲和扭转

惊人的效果

经过实验验证,这种保护层带来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 在对称电池测试中,可以稳定运行1200多小时
  • 在实际电池中,循环寿命超过10万次
  • 性能超过了目前报道的几乎所有类似材料

更重要的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提升锌电池性能的新方法,更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 展示了精确设计纳米结构的重要性
  2. 证明了表面化学修饰在电池保护中的作用
  3. 为开发更好的储能设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种新型保护层的成功开发,让锌基电池在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的前景更加光明。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锌基储能系统在可再生能源存储、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也为解决能源存储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