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使用数据挖掘寻找超薄材料,新研究确定了广泛的新型二维材料

二维 (2D) 材料具有非凡的特性。它们通常由只有几纳米厚的原子层组成,例如特别擅长导热和导电。令许多科学家惊讶的是,最近人们知道二维材料也可以基于某些金属氧化物而存在。这些氧化物在纳米电子应用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由 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 (HZDR) 领导的德裔美国人研究小组现在已经成功地通过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预测了这类新材料的 28 个代表。相关研究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传统的二维材料(例如石墨烯)与可以由金属氧化物(例如钛铁矿和铬铁矿)合成的新型材料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后者在其晶体结构中不会形成弱相互作用——即所谓的范德华力——而是形成指向各个方向的更强的离子键。出于这个原因,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实验成功地将新型 2D 材料从 3D 材料块中分离出来。该研究的结果现在可以在这种类型的进一步实验中取得成功。科学家们使用理论方法预测哪些化合物实际上值得进行实验研究。

主要的挑战是弄清楚为什么这些材料很容易与特定的氧化物形成二维系统。从这些信息中,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有效的通用搜索标准,并可以根据其属性系统地表征已识别的候选者。

研究人员主要应用了所谓的“密度泛函理论”,这是一种在量子化学和凝聚态物理中广泛使用的电子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他们与几个德国高性能数据中心合作完成必要的计算阶段。决定性因素是确定剥离能量:这定义了从材料表面去除 2D 层必须消耗多少能量。

具有大约350万条条目的材料数据库

该研究还利用了AFLOW 材料数据库(材料发现的自动流程)。它由美国杜克大学的 Stefano Curtarolo 教授开发了二十多年,他也是该研究的作者。AFLOW 被认为是最大的材料科学数据库之一,对大约 350 万种化合物进行分类,计算出的材料特性超过 7 亿种。

连同相关软件,该数据库最终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 28 种具有二维能力的材料的化学成分,还使他们能够研究它们在电子、磁性和拓扑方面的卓越特性。

研究人员确信可以找到更多这种二维材料,展望未来。如果有足够多的候选者,甚至可以创建一个专门针对这类新材料的专用数据库。获 取 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 进展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