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与影响力(2024)
本研报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探讨了两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及其对地区公众和精英阶层的影响。核心观点如下:
- 美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和受欢迎程度普遍高于中国,但这种优势正在缩小。
- 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手段提升软实力。
- 美国需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公共外交,提升其在地区内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1. 美国和中国的软实力对比
- 公众舆论: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公众对美国持正面态度,但对中国的好感度在下降。
- 精英舆论:精英阶层对美国和中国的态度更为复杂,尤其是在穆斯林多数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上升。
2. 经济影响力和贸易数据
- 贸易数据:中国是东南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大多数国家的对华贸易额远超美国。
- 学生流动:美国在东南亚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且中国自2018年以来未公布最新的留学生数据。
3. 软实力和教育的竞争
- 软实力: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竞争中表现突出,美国需要改进其软实力策略,以更好地与盟友协同。
- 教育目的地:尽管美国在教育质量上具有优势,但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
4. 各国的具体情况
- 文莱:文莱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好感度较高,但在战略和经济影响力方面对美国和中国看法不一。
- 柬埔寨:柬埔寨公众对美国持正面态度,但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下降。
- 印度尼西亚:印尼公众对美国的好感度较高,但精英阶层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较为复杂。
- 老挝:老挝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好感度显著上升,但在战略和经济影响力方面对美国和中国看法不一。
-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上升,精英阶层对美国和中国的态度较为平衡。
- 缅甸:缅甸公众对美国的好感度较高,但精英阶层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较为复杂。
- 菲律宾:菲律宾公众对美国持正面态度,但精英阶层更倾向于加强与美国的安全伙伴关系。
- 新加坡:新加坡精英阶层对美国和中国的好感度相当,但在经济影响力方面更倾向于中国。
- 泰国:泰国外交政策倾向于保持中立,但公众对美国和中国的好感度几乎持平。
- 越南:越南公众对美国的好感度较高,但精英阶层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下降。
本研报指出,尽管美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和受欢迎程度普遍高于中国,但这种优势正在缩小。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手段提升软实力。
原文下载:
为创新充能 2元 查看完整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