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改革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之一
改革锂离子供应链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本系列报告分三份报告,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现状、挑战以及政策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锂离子电池(LIB)供应链在全球经济和环境政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议题。
上游原材料处理与活性材料生产
原材料处理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始于关键矿物的开采和加工,主要包括锂、钴、锰、镍和石墨。这些原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如中国。报告指出,美国在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方面存在显著短板。
活性材料生产
活性材料的生产包括混合、涂层、压延、切割和电极制造等多个步骤。中国在这一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韩国和日本。美国在这一环节的生产能力较弱,主要依赖进口。
电池单元组装与终端应用
电池模块与电池包
电池单元组装成电池模块,再进一步组装成电池包。电池模块具有更高的结构完整性和抗振性,而电池包则需要电池管理系统来评估其健康状况和寿命。
终端应用
锂离子电池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太阳能面板、应急电源备份系统、电动汽车(EV)和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电动汽车,其电池需求占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的80%。
政策挑战与建议
政策目标与冲突
拜登政府在锂离子电池供应链上有三个主要目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加速绿色转型。然而,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冲突,特别是在贸易政策和碳减排目标方面。
贸易与经济政策挑战
美国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和部署方面面临多重贸易和经济政策挑战,包括高关税、国内制造业能力不足和基础设施缺陷。这些挑战限制了美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进展。
友岸化策略
报告建议美国应优先考虑与盟友建立友岸化关系,而不是单纯依赖国内生产。通过合作,可以更有效地获取所需输入,增强国内制造能力,同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政策建议
- 优先考虑贸易协议:消除与盟友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绿色转型。
- 重新考虑进口障碍:为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提供豁免,支持脱碳努力。
- 建立快速审批流程:为绿色转型技术的生产建立高效的审批流程。
- 改进基础设施投资:更新电网改进的资金,以应对需求激增和老旧设施退役带来的容量短缺问题。
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的近岸化与友岸化策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挑战和政策调整。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更好地利用经济和贸易工具来加强关键矿物和材料的获取和加工,重点是扩大与盟国的关键矿物协议。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