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长寿基因”CG11837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改善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的功能来延缓衰老。最近,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走了一条新路,他们在昆虫的遗传物质中找到了与线粒体一起进化的基因,其中一个基因特别有趣。这个基因不仅影响线粒体的形状和成长,还能大幅增加昆虫和线虫的寿命,这项研究发布在了《自然—衰老》杂志上。
这个新发现的“长寿基因”是全球第八个能广泛延长动物生命的基因。研究揭示,线粒体和细胞核内的基因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进化的关系,就像是路上并驾齐驱的两辆车,一前一后紧密配合。以往研究多聚焦在线粒体本身,而这次研究者转而观察那些调控线粒体的核基因。
通过跨学科研究,团队识别出75个与线粒体协同进化的核基因,它们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如保护DNA、维护线粒体功能等,这些都与衰老和疾病紧密相关。在实验中,当抑制这些基因中的四个时,线粒体形态出现了异常。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名为CG11837的基因,它不仅影响线粒体形态,其活性还直接关联到动物的寿命。实验证明,减少这个基因的活性会缩短多种动物的寿命,而增强其活性则能延长寿命,甚至在人类细胞上也显示出提高抗衰老能力的潜力。
这项研究从线粒体和核基因的共同进化角度入手,方法新颖,发现了极为保守的长寿基因,对衰老研究意义重大。此外,这个基因还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开发针对人类的长寿疗法、作为控制害虫的新策略减少农药使用、以及通过控制蚊虫等病媒生物的寿命来预防传染病,为公共健康带来新希望。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