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6脂肪酸可降低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新研究表明,经常出现在鸡蛋、家禽及海鲜中的花生四烯酸,一种特殊的omega-6脂肪酸,与降低双相情感障碍风险有关。这项研究发布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这项研究为通过生活方式或饮食调整来预防和管理双相情感障碍提供了新的线索。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会在极度亢奋(躁狂)与深度抑郁之间频繁转换。尽管其确切成因不明,遗传因素被认为扮演了重要角色。最新的研究发现,血液中特定代谢物水平的变化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存在着联系,特别是那些与脂质代谢相关的物质,这进一步支持了代谢物在精神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强调,通过识别与双相情感障碍直接相关的代谢物,他们希望能指导出有效的饮食或生活方式干预方案。研究团队利用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法,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因果推断工具,从913种血液代谢物中鉴别出了33种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联的物质,大部分属于脂质类别。
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是,与脂质代谢紧密相关的基因簇FADS1/2/3,被发现参与调节了双相情感障碍与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水平之间的关系。花生四烯酸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omega-6脂肪酸,对维护细胞膜健康至关重要,且与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特别是在婴儿期。因此,它在母乳和某些婴儿配方奶中被特意添加。
研究显示,携带促进花生四烯酸合成的遗传倾向的个体,双相情感障碍风险较低。相比之下,与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的前体,常见于坚果和植物油中)相关的脂质则与较高风险相关。这暗示了花生四烯酸的合成路径对双相情感障碍发展的重要性,可能通过影响早期神经发育过程发挥作用。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花生四烯酸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但要确认花生四烯酸补充剂是否能有效预防或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此外,研究结果也提示了早期营养干预的重要性,确保婴幼儿能获取足够的花生四烯酸及其他必需脂肪酸,以促进大脑健康发展,从而可能降低未来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这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策略,特别是针对那些遗传风险高或饮食中缺乏这些关键营养素的个体,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