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AI背后的安全隐患,人工智能蠕虫来袭
公司正在将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融入他们的产品中,如 ChatGPT 和 DALL-E,它与各个领域的整合凸显了其变革潜力,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风险。
最近的研究探讨了针对生成性人工智能驱动模型的潜在威胁,如对话中毒和越狱攻击。其中一项研究介绍了Morris II,这是一种旨在利用生成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蠕虫”,展示了它传播和策划恶意活动的能力。
研究人员以臭名昭著的1988年莫里斯蠕虫命名了莫里斯II蠕虫。蠕虫是一种通过在计算机网络中独立传播而运行的恶意软件,通常不需要任何用户交互。蠕虫利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或应用程序中的弱点来复制自己,并自主地从一台计算机传播到另一台计算机。蠕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项新研究确定了易受攻击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并展示了Morris II操纵这些应用程序的能力,强调了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环境中理解和减少安全风险的重要性。
Morris II可以通过生成性人工智能传播自己,欺骗系统,发送垃圾邮件,散布谎言,或获取人们的个人信息。蠕虫通过向生成的人工智能模型中注入恶意提示来复制自己,然后传播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代理。
研究表明,这种蠕虫可能会影响两种类型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首先是依赖GenAI服务产生的结果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很容易被称为“应用程序流引导GenAI蠕虫”的恶意软件操纵或重定向。第二种是利用RAG(生成模型的递归聚合)来增强其GenAI查询的应用程序。这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有被称为“基于RAG的GenAI蠕虫”的恶意软件攻击的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他们希望这项研究的发现能防止GenAI蠕虫出现,但他们相信GenAI蠕虫将在未来几年出现在真正的产品中,并将引发重大和不希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