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痴呆风险早知道:这项新研究实现了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

痴呆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减轻这种负担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痴呆症诊断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寻找一种便捷、无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痴呆症的早期筛查,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近日,我国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通过大规模蛋白质组学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成功发现了一组能够预测未来痴呆风险的血浆生物标志物。这项成果,不仅为痴呆症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更实现了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有望显著降低疾病负担。

研究团队对5万2645名非痴呆社区人群进行了平均超过14年的追踪随访。通过对这些人群的血浆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1463种与痴呆症风险相关的血浆蛋白质。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研究团队确定了GFAP、NEFL和GDF15这三个血浆蛋白质与痴呆症风险关联最为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基线GFAP、NEFL或GDF15水平较高的受试者,未来患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例如,GFAP基线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痴呆的几率是GFAP基线水平较低者的2.32倍。这一发现,为痴呆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更实现了提前15年预测痴呆发病风险。这对于痴呆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研究团队表示,这表明蛋白质组学在脑疾病早期精准识别和干预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未来脑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获取更多前沿科技信息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此外,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衰老》。《自然》主刊更是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标志着向能在早期无症状阶段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的血液检测方法迈进了一步。

未来,研究团队将围绕中国痴呆风险人群队列开展数据采集和交叉验证,对相关数据作出矫正,开发出最适合中国人群的痴呆风险预测数据模型。我们期待,这项研究能够尽快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痴呆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从而显著降低痴呆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