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中国团队在高面容量可充电铝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全球能源系统已经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化,而能源存储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能源存储有多种方法来实现,而以电化学方式储存能量的电池是效率最高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一种方法。铝电池(AIB)因其低成本、高理论容量(理论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分别为8048 mAh·cm-3和2981 mAh·g-1)和高安全性(遇水和空气时不燃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金属阳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受控制的表面形态、化学反应和流体动力学过程,枝晶的生长不可避免。最近的研究表明,3D金属阳极可以增加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降低电极的局部电流密度,从而防止电极表面的腐蚀和枝晶生长。但由于较高的电场强度和较短的离子扩散路径,金属颗粒仍然倾向于优先沉积在电极的顶部区域。对于大面容量的铝电池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单位面积铝的沉积量。大量的铝沉积物会在正负电极之间架起桥梁,加剧枝晶生长,这将严重损害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大化学学院杜显锋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底部生长模式的铝电池阳极结构(2P-Al2O3/Al阳极),它可以提供反向电场强度(Ebottom>Etop)来诱导Al的定向沉积。即使在大面积容量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与传统的平面Al相比,2P-Al2O3/Al阳极重新分布了电极的电场,诱导Al优先沉积在电极的底部,增加了隔膜和沉积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大的比表面积丰富了Al的成核位点,有助于降低成核势垒,另外,3D电极结构减轻了Al沉积过程中的电极膨胀问题。2P-Al2O3/Al阳极具有更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和更长的循环寿命。即使在5 mAh·cm-2的大面积比容量下,它仍然可以连续工作1200小时以上,是平面铝阳极的6倍多。该策略和方法对于组装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铝电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底部生长策略助力高面容量可充电铝电池》(Bottom Growth Strategy for High Areal Capacity Rechargeable Aluminum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上。该研究工作是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杜显锋教授课题组在铝电池领域的又一研究成果,并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