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启动温室气体综合监测系统
为未来更好的统计和监测德国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减少(温室气体吸收)的情况,10月18日至20日多个科学机构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耶拿)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议,正式启动“德国温室气体综合监测系统(ITMS)”。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将为联邦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准确的温室气体流动状态和趋势。
该项目新颖之处是对碳排放踪迹的追踪:在对大气浓度测量的基础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过程以及气象运输的建模,开展高可靠性的计算。所得出的可靠数据对为减缓气候变化决策、调控二氧化碳证书交易和开辟气候中和的经济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联邦教研部长瓦青格对此表示:“只有通过研究和创新才能应对人类共同的任务——气候变化。通过德国温室气体综合监测系统,可以首次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收。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情况来保护气候,检查相关气候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ITMS系统对来自不同监测系统的数据流进行了改善,包括地面、飞机和卫星,特别是新的卫星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莱梅大学的海因里希·博文斯曼教授表示,对大气浓度的高分辨率卫星测量实现了从太空对地球局部地点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强度的量化。
在ITMS框架下,联邦教研部将资助包括大气建模、监测数据等多个核心项目,ITMS合作伙伴包括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德国气象局、卡尔斯鲁厄气象与气候研究所、德国宇航中心大气物理研究所,此外还有联邦环境署和图能农业气候保护研究所。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发起的“能源供应背景下的科研问题”提案提交至联邦议会进行辩议
2022年10月20日,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发表声明,对当天在德国联邦议院全体大会上就该组织提交的“能源供应背景下的科研问题”提案进行辩议表示欢迎。联盟曾多次提请议会注意能源危机对德国科学机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预期影响,并呼吁政治决策者确保科学的供应和规划安全。联盟还明确指出,科学机构已经开始通过确定优先次序和采取紧缩措施,为应对这一情况作出贡献并采取对策,以确保整个科学系统的效率不会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联盟认为来自政界的支持声音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强大的科研体系是德国创新能力的保证,科学知识为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危机创造了先决条件。它展示了通过研发增强应对未来挑战的韧性的方法,并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和社会稳定。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持续投资以及相关的卓越研究能力的提升,德国科研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力量最强大和最多产的科研系统之一。
鉴于可预见的由目前能源危机(特别是新冠大流行的影响和众多领域成本增加)所造成的科研系统的削弱将带来消极的后果,并产生持久的、甚至有时是不可逆转的影响。德国现在应尽一切努力确保科研地标的稳固地位,确保其竞争力并加强对外科学合作政策。科学组织联盟可以开展相应主题的讨论,以便共同制定一项保护德国科研体系的战略。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zationen)是德国最重要的科学联盟,并定期就重要的科学政策问题发表建议。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是该联盟的成员,并在2022年担任发言人。其他成员包括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弗朗霍夫协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莱布尼茨联合会,马普学会,德国Leopoldina国家科学院和德国科学评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