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提出6G未来十二大挑战及应对方法
经过四年对6G概念与潜力研究后,软银提出6G面临的十二大挑战与应对方法:
- 服务水准协议SLA V.S. 尽力而为
在智能手机连接到网路的服务一直处于“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基础上。不过,未来6G移动网络将是各种产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因而软银将利用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和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在其网络中为客户端对端通讯提供具服务水准协议(SLA)网络。 - API驱动的网络定制化
进入6G,移动网络需要能够即时支持定制化和动态配置。软银将通过整合 RESTful(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且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和配置网路。 - AI网络
未来如何在6G上部署GPU与服务器,以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网络和AI服务将很重要。软银就认为通过AI,未来6G网络将可自动调整网络流量模式、客户行为和网络需求。 - 100%覆盖
6G网络将需要消除人们居住的网络盲点并实现全球覆盖。软银期望利用HAPS(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LEO以及GEO卫星的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挑战。 - 通过HAPS扩大覆盖
软银通过配备太阳能电池板的无人机系统Sunglider,当成平流层通讯平台并进行测试。由于其成功测试,证明了HAPS技术的可行性。软银正在开发飞机系统和无线设备,期望能实现商业化并准备满足监管要求。 - 超越毫米波:太赫兹与光通讯
对于6G,太赫兹和无线光通讯,将被用于建构运行速度是5G十倍的网络。 - 传感和定位
到目前为止,移动运营商仅将无线电频谱用于通讯。然而,6G不仅可以用于通讯,还可以同时用于传感和定位。 - 充电与电源供应
6G将彻底改变电池充电方式和日常充电方式。软银的研发工作集中在通过6G的无线充电/电源技术上,例如:物联网传感器、智能仪器、鼠标和键盘。 - 最大化频率利用率与效率
6G将能够更有效的利用频率。通过网络协议技术应用于无线领域,多个提供商应该能够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共享可用频宽。包括MIMO和DSS在内的多路复用技术都已经建立。 - 网络安全
为了保护建立在通讯基础设施上的所有商业,软银正在致力于各种系统的技术验证,例如:后量子密码(PQC)和量子密钥分发(QKD)。通过推进这些技术,能够强化6G时代并建立超级安全的网络。 - 弹性、冗余、恢复
随着5G面市,移动网络将在网络基础设施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未来即使在发生通讯故障的情况下,网络也需要能够继续运作。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网络架构,并致力于建构抗故障网络就是重点。 - 无碳且净零排放
从传感器和装置获得的大量数据,以及所有类型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将可实现全天候监测和观察碳排放。这为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做出重大贡献。软银正在研发无碳基地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