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德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基因数据库开放使用倡议

德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基因数据库开放使用倡议

利奥波第那( Leopoldina)科学院是德国国家科学院,负责向德联邦政府提供科学咨询。2021年1月28日,该院发布公告,倡议科研人员可开放使用基因数据库。  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高通量方法快速解密,并在可公开访问的数字序列信息(DSI)数据库中获取。这些基因信息用于比较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例如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抗生素研究中。当下,在执行《名古屋议定书》(全称为《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公平平等分享使用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过程中,正在讨论如何平衡国际上使用数据带来的经济利益,议题包括了访问限制和有偿使用。

利奥波第那国家科学院28日发布了特别立场文件“保持开放获取数字序列信息——多边利益共享和开放科学”,认为限制将极大损害相关研究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保障世界范围的自由研究,应当继续保持DSI数据库的可公开访问。新冠病毒大流行表明,序列信息交换在研究新型病原体中对科学进步发挥了重要贡献。此外,DSI数据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工具,可用于跟踪生态系统的变化。文件起草人之一,德国马普海洋微生物研究所Rudolf Amann教授表示,“信息的价值首先来自于能对不同数据进行比较,访问限制将与物种保护的目标以及科学开发的原则相悖”,同时相关限制还会对自然、药物研究(如抗生素)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专家们主张,在利用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利益时进行公平的平衡,强调获取序列信息进行研究不能受到(使用)费用的限制或者将研究经费用于利益平衡。目前由于近一半的序列信息缺少数据源,使情况更加复杂,科学界应当制定解决方案解决数据溯源问题。声明文件认为应当在《名古屋议定书》框架下进行利益共享设计,该设计既不能损害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能破坏开放科学。德国国家科学院在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成员均为享誉全球的著名科学家,最近我国中科院高福院士当选2020年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