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头颈癌发病率升高有关
近日,《科学报告》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空气污染与头颈部呼吸消化道癌症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该研究由韦恩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他们发现污染颗粒物含量较高与头颈部呼吸消化道癌症发病率较高存在关联。
该研究的重点是PM2.5(即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头颈部消化道癌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了美国流行病学监测和最终结果(SEER)国家癌症数据库2002-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五年滞后期后,PM2.5污染暴露与头颈癌之间的关联性达到最高。
之前关于空气污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下呼吸系统癌症,而头颈癌的关联性较难证实,研究人员表示:但由于头颈癌与吸烟有关,与肺癌类似,因此他们想探索其中的关联。
研究人员指出,头颈癌与我们所呼吸的物质之间的关联可能会影响头颈部的黏膜,致癌物质接触或聚集在体内,从而导致癌症发生。而颗粒物的大小也很重要,因为鼻子和喉咙在进入肺部之前会充当过滤器,较大的颗粒被过滤掉,但不同类型的污染会袭击呼吸道的不同部位。
这项研究的发现揭示了环境污染在上消化道癌症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开展研究和采取缓解措施。研究强调了改善空气质量标准的必要性,以降低患癌症(包括头颈癌)的风险。
未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考虑其他数据集来扩展他们的研究,并希望向公众展示这项研究,以帮助指导政策并在未来帮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