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地下水的开发对加速农业发展和在气候危机中实现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过去四十年来,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水资源已经紧缺的地区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退化,对粮食安全和经济繁荣产生了潜在的不可逆影响。根据一个气候-水-粮食系统模型框架的探索性情景分析,如果不采取补充政策措施,停止地下水枯竭将对粮食生产和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并在2050年使饥饿人口增加2600万。通过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增加农业研发投资等支持性政策干预,可以缓解可持续地下水利用对粮食安全的大部分负面影响。此外,高收入国家减少肉类消费的偏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价格的压力。
农业用水占全球淡水抽取量的70%左右,其中42%的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地下水用户。地下水的开发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改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枯竭,减少了淡水和地下水流量,增加了跨境紧张局势,并加剧了资源获取的不平等。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还导致了海平面上升,甚至改变了地球的轴倾角。持续的地下水过度开采还提高了抽水成本,导致地面沉降和咸水入侵,威胁灌溉农业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气候变化使得雨养农业的可行性降低,灌溉用的地表水供应受到干扰,因此地下水越来越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气候变化还通过改变降水量、温度和海平面上升影响地下水的补给量,并间接影响水资源利用。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在2050年增加35%到56%,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将对粮食生产造成威胁。
研究表明,通过农业研究和发展投资、有效利用降水和减少高收入国家的肉类消费,可以减少或抵消可持续地下水管理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包括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研发投资以及改变高收入国家的饮食偏好。